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走 进 论 语

来源于: 民进中山市委会
 
  《论语》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他的学生日常言语所撰写的。宋人赵普的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可佐证其巨大作用。我以前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近来认真拜读《论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朴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主要的体会有四点: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说:“天人合一”。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来看,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作为人学习生涯中第一站的小学老师,我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扎实的学习功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的教育学生,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我们的学生。我认真的审视并认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谐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心灵之道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同样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态会不同,心情也会不同。就像平时开车,同样是红灯前的第一辆车,有的人会想:真倒霉,别人都能赶在红灯前过,怎么偏偏我过不去,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而有的人会想:我真幸运,下次变绿灯时,我能第一个通过,心态就会很平和。《论语》告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自己。
  三、处世之道
  孔子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才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高官厚职的,生活得不一定快乐。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倡导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多能干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帮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四、君子之道
  《论语》中提出君子要具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种境界是无恒产而有恒心。第三种境界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别是那些身世显赫,家境优越的人,周围更是不乏与其称兄道弟的人,但是,当他们失去了这些优越的条件,或是当他们身处困境时,又会有多少真正站在他们身边,肯为其两肋插刀的人?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也给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爱之心,二要有辨别能力,都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了一个好的朋友,人生便开启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经历了2500年之后,依然辉光不减。闲读论语,尝试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反复咀嚼与品味中,虽深知离真正的读通读透还相差甚远,但也感觉收获颇丰。“鸟随凰凤高飞远,人近贤良品自高”。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不断获得心灵的涅磐;读经典就是沐浴在大师智慧的河流中逐渐净化自己的灵魂,读经典,就是沉浸在贤哲们思想的波澜中提升生命的境界。读经典就是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发布日期:2012-09-04 民进文艺支部副主任 邓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主办: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